|
盤點 | 智慧燈桿最新動態时间:2021-05-24 1、京雄高速全線設置3700余根智慧燈桿,打造智慧高速 京雄高速確定了智慧高速建設方案、實施路徑和技術手段,在智慧高速建設方面究竟采取了哪些創新做法?近期,在交通運輸部舉行“千年大計 交通先行”記者見面會上,京雄籌建處主要負責人張孟強對此做了回應。 他特別提到,京雄高速在全線設置了3700余根智慧燈桿。“這種智慧燈桿是以照明燈桿為基礎,整合了能見度檢測儀、邊緣計算設備、智慧專用攝像機、路面狀態檢測器等新型智能設備,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數字地圖、可變信息標志和車路通信系統等,可以提供車路通信、高精度導航和合流區預警等服務,具備了智能感知、智慧照明、節能降耗‘一桿多用’的功能。” “智慧燈桿的亮度可以根據天氣和車流量狀況進行自動調節色溫,既能夠保障行車安全,還能有效降低能耗。”張孟強說,它通過傳感器技術能夠自動適應環境條件,識別環境光照度、車流量等數據,判斷燈具照明模式。 當環境光足夠明亮時,能夠自動降低燈光亮度,當夜間車流量較小時,照明亮度自動調至節能狀態,從而降低能量消耗,有效減少碳排放,實現全線照明“車來燈亮、車走燈暗”的效果。
5月15日,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深圳市代市長覃偉中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 其中在2021深圳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深圳今年要新建5G基站5000個,多功能智能桿7000個,加快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等。 據悉,目前,深圳建成5G基站4.7萬個,在全國率先實現5G獨立組網全市域覆蓋。
為了加深市民對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的認識,日前香港政府信息科技總監辦公室推出名為“智慧燈柱 照亮未來”的多功能智慧燈柱虛擬展覽,介紹智慧燈柱的運作及為市民日常生活帶來的便利。 展覽以“智慧燈柱照亮未來”為主題,設有智慧燈柱立體模型和虛擬導覽。立體模型參照約十米高的智慧燈柱設計,市民可以把燈柱360度旋轉,從外而內全方位了解燈柱的設計和裝置。并透過短片,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介紹智慧燈柱的應用,讓市民容易明白其運作和效益。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燈柱沒有人臉識別功能,亦不能偵測或讀取身份證資料,以保護公眾隱私。
“五一”假期,一批新型智慧路燈在天津市河北區五經路、意式風情區等地投放,新型路燈除了醒目的顯示屏外,還搭載了公共廣播、交通流量監測、積水監測、無線Wi-Fi等9種服務城市管理和便民功能,形成了“智慧路燈+‘新基建’”綜合示范,這也是目前全國規模較大的新型城市照明基礎設施集中區。 據了解,傳統路燈的啟閉是通過回路控制,一路開關往往只能控制整條道路的路燈啟閉。智慧路燈搭載了單燈控制設備,實現了對單基路燈的精準控制,同時可以結合不同時段和車流量情況調節路燈明暗,實現“按需照明”,最大限度減小‘光’浪費。 智慧路燈在建設的同時敷設專用光纖,并在燈桿上預留5G通信基站位置,為5G的推廣普及提供了優良載體,部分路段搭載電動汽車充電樁功能,方便市民的使用。 目前,該區域已完成改造的184基路燈在功能設定上可以結合不同道路特點進行“個性定制”,實現路燈桿在各類感知設備的大數據采集、手機充電、互動投影等近20種功能的拓展。 天津市也將逐步對五大道等重點道路的路燈進行智慧路燈升級改造,據天津市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隨著智慧路燈的建設推廣還將同步建設智慧路燈綜合管理系統,通過智能感知、邊緣計算等先進技術打造智慧城市的通信支撐、物聯管理和民生服務的一體化管控平臺,將前端感知和后臺數據相融合,為老百姓提供更加智能、更加精準、更加便捷的服務。
5月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意見》正式印發。這是繼廣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數字化發展單列成章后,“云上廣東”更具體的實施路線圖,圍繞數字生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四個方面,分類提出8點共33項具體措施。提出全方位賦能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把廣東建設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發展高地的目標。 其中《意見》提出,發展智慧交通,加快公路、鐵路、城市軌道、港口、航道、機場等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改造,探索形成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協同發展的政策機制和商業模式。
長沙三一大道、岳麓大道貫穿東西,是重要的城市主干道,日行車流量大。自今年2月以來,三一大道-岳麓大道(星沙收費站-西二環)全面推進道路空間品質提升及沿路重要節點打造,預計6月底,兩條路段將予市民寬敞舒適、整潔通透、充滿活力的出行體驗感。 三一大道-岳麓大道始建于1998年,東連長瀏高速,西接長張高速,是一條串聯長沙高新麓谷、市府片區、長沙主城區、馬欄山等多個地區,連接梅溪湖副中心、星沙副中心和城市主中心等三大核心的重要道路。 由于建成使用時間長,兩條道路出現人行道破損,車行道路面病害繁多,沿線綠化品質不高,橋梁結構病害,橋下空間混亂、品質低,沿線桿件分布密集雜亂、華燈燈桿及頂部燈托銹蝕等問題。 按照長沙“四精五有”發展理念,長沙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實施此次提質改造,東起三一大道星沙收費站,西至岳麓大道與西二環交叉處,全長14.6公里,主要以問題為導向、以品質為引領,解決道路人行、騎行、車行三線貫通問題,將采用“以人為本”的街道全要素設計,包括對市政設施、建筑立面、道路空間、城市家具、景觀綠化、夜景照明6個大類35項要素進行全方位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特別以路燈桿為載體,整合監控、交通標志標牌、信號燈、路名牌、公共服務設施指示牌等桿件為一體,形成“多桿合一”,這意味著三一大道-岳麓大道將成為全省首條真正意義的“多桿合一”示范標桿道路,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提供重要載體。 版權聲明:本文為城市光網整合文章,素材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