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410億元,青浦新城中心位置將規劃建設綜合交通樞紐时间:2021-03-31 青浦新城五年規劃藍圖來了。 3月31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邀請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介紹《青浦新城“十四五”規劃建設行動方案》相關情況。青浦區委副書記、區長余旭峰,青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姜愛鋒,青浦新城辦主任、區規劃資源局局長程衛東,青浦新城集團董事長蔣家敏,青浦工業園區董事長陳曉榮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主持會議。 據趙惠琴介紹,“十四五”期間,青浦將推進一批重大的標志性、功能性、示范性項目,計劃總投資5000億元,涵蓋公共服務、市政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領域。近期將重點推進十大工程。 一是綜合交通樞紐。投資410億元在青浦新城中心位置規劃建設綜合交通樞紐。整合“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三網,實現滬蘇嘉(青嘉吳)城際線、嘉青松金線、軌交17號線同站換乘,包括建設兩條中運量示范線。 二是長三角藝術中心。投資18億元在中央商務區建設長三角藝術中心。包括一個1200座的大劇場、一個500座的小劇場、一個800座的音樂廳、一個300座的多功能報告廳,滿足歌劇、舞蹈、話劇、音樂、戲曲等多種演藝表演需求,兼具藝術展覽文化體驗等功能,承接新產品和青浦特色產品發布展示功能。 三是中央公園。投資23億元以上達河、東大盈港水綠生態軸為引領,建設1平方公里中央公園,推進河道生態修復與重點綠地建設,包括公園綠化、景觀、體育類設施及兒童活動設施及服務建筑等。 四是環城水系公園。建成獨具水鄉特色、兼顧歷史文化、生態水景、健身運動和休閑旅游的綜合性環城公園。目前一期、二期已建成,總投資37.1億元,形成了環城43公里“生活秀帶”和3000畝濱水空間;三期結合老城廂改造已開工建設,總投資16億元;四—七期已啟動方案編制。 五是江南新天地。青浦計劃投資53億元在新城老城廂地區包括藝術島、南門地區等在內總面積約3.2平方公里的區域開展城市更新。目前正委托高水平專業團隊進行整體研究和方案設計。 六是復旦醫學園區。計劃與復旦大學合作建設一座集康復醫學研究院、生物醫藥研究院等若干個新增學科研究平臺,以及臨床研究中心、生物樣本和大數據中心、成果轉化中心、教育培訓中心等為一體的新型大學綜合體。目前正在積極研究相關前期方案。 七是未來學校。投資10億元規劃建設一所以5G技術為支撐的新型學校,推動學校形態變革和全方位改革創新,更好地滿足以創新人才為主體的未來教育需求。 八是中山醫院青浦院區。投資8億元建設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占地185畝,設置床位1200張,計劃年內開工。 九是G50擴容及智慧高速公路建設。總投資額約90億元,建成后將成為青浦對外輻射的數字干線,對鞏固“三橫兩縱”高快速系統及“三橫兩縱”骨干通道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十是新時代青浦幸福社區。在新城范圍84個社區一體推進以社區中心為主體的家門口服務體系和“15分鐘生活圈”為單元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同時打造以“幸福云”為平臺的網上超級社區中心,提升社區管理服務發展的集成化、便利化、智慧化水平。 在關于青浦新城建設的實施策略,趙惠琴指出,新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規劃、建設、發展、管理和運營等等。必須通過建立高效的工作體系,才能高質量建設好青浦新城,近期主要從組織體系、發展布局、建設次序和區域聯動四個方面確定了相關工作機制。 一是“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由區委掛帥,建立以政府相關部門為主體的工作機制,以新城辦為工作平臺,統籌新城和工業園區“產城融合”發展。同時,積極探索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方法,創新開發者聯盟等多元化投入機制,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把新城這篇大文章做好。 二是“一核聚能、兩帶輻射、三片示范”。“一核聚能”就是以外青松公路為主軸,以綜合交通樞紐為基點,串聯G50高速、318國道、軌交17號線、盈港路、崧澤高架、S26高速等資源流量交匯密集的交通路網,集聚打造一個面積為6.5平方公里,高創新濃度、高經濟密度、高配置能級的城市中央商務區。“兩帶輻射”就是一條東西向沿G50高速公路拓展的數字經濟帶和一條南北向沿外青松公路(嘉青松金市域快鐵)拓展的產城融合帶。“三片示范”就是近期重點打造三個人民城市示范點,包括城市更新實踐區(江南新天地)、未來新城樣板區、數字產業創新區。 三是“生態優先、交通先行、數字轉型”。堅持以鞏固和加強生態優勢為前提,推動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先行建設、引領發展。同時著眼未來城市的標準,前瞻性布局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統籌推動產業、生活和治理數字化轉型。 四是“青東聯動、青中融合、青西協同”。整體上,新城建設要放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這個國家戰略的大平臺上,放在青浦新時代“一城兩翼”戰略布局中,加強新城建設與青東聯動發展、青中融合發展和青西協同發展的統籌推進,主動承接進博會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溢出效應,優化資源布局和功能聯動,加快形成“新城發力、兩翼齊飛、青東聯動、青西協同”的區域空間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