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昊看兩會】十四五規劃進程中,2021健康目標已明確时间:2021-03-12 編者按:萬眾矚目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如期進行,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大健康產業、智慧城市產業、智慧文旅產業取得重大進展,發展進程獲得高度重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十四五衛生健康事業新目標,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新希望。
十三五期間,我國印發實施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由全國人大頒布實施了《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醫藥法》等法律法規。國家衛生健康委則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并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從20.1/10萬、8.1‰、10.7‰降至17.8/10萬、5.6‰、7.8‰,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8.4%。
總體而言,我國醫療健康事業在十三五期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那么,十四五衛生健康事業又有哪些目標呢?
在去年底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針對醫療健康領域,《建議》提出“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及“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規劃。這也代表了未來五年我國健康事業需要達到的目標。
在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進行了概述,更加細化明確了十四五期間的健康目標。
其中提到“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的目標。
這些目標分解到2021年共有9個目標——即李克強總理在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下列9個目標。
1、推進衛生健康體系建設。
2、持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深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處置和物資保障體系,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
3、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擴大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加強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縣級醫療服務能力,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
4、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
5、支持社會辦醫,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規范發展。
6、強化食品藥品疫苗監管。
7、優化預約診療等便民措施,努力讓大病、急難病患者盡早得到治療。
8、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增加30元和5元,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9、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逐步將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完善短缺藥品保供穩價機制,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見病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中帶量采購等辦法,進一步明顯降低患者醫藥負擔。
這些目標也代表了醫療健康行業未來的發展重心,將在年內落地實施。按照慣例,具體的實施細則將在之后密集出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