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交通產業火爆建設 成智慧城市關鍵部分时间:2014-02-11 智能交通自概念提出并建設到今天,已有20多年。隨著新一代信息網絡相繼投入應用,如物聯網、云計算,智能交通正迎來新的發展良機。但是,產業建設火爆,并不代表發展一切順利。其中,困擾智能交通持續發展主要因素在于行業標準尚未完全確立。伴隨著市場研究報告的發布,中國智能交通發展將進入怎樣的階段?
2013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
《2013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研究報告》分析,2012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包含智能公交、電子警察、交通信號控制、卡口、交通視頻監控、出租車信息服務管理、城市客運樞紐信息化、GPS與警用系統、交通信息采集與發布和交通指揮類平臺等10個細分行業的項目數量達到4527項;市場規模達到159.9億元,同比增長21.7%。
從企業規?,目前國內從事行業的企業約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監控、高速公路收費、3S(GPS、GIS、RS)和系統集成環節。目前國內約有500家企業在從事監控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是中國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領域,國內約有200多家企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生產,并且國內企業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雙界面CPU卡技術。在3S領域,國內雖然有200多家企業,一些龍頭企業在高速公路機電系統、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統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統領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相比于國外智能化和動態化的交通系統,中國智能交通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智能交通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其在美國的應用率達到80%以上,2010年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場規模累計將達5250億美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為750億美元、車載設備為3500億美元、服務等領域為2000億美元。歐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產生了1000億歐元左右的經濟效益。
智能交通發展回望:痛并快樂著
數據顯示雖然2012年上半年的中國智能交通市場總投資增速有下滑的跡象,但仍有接近20%的成長,智能交通已成為中國各地智能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智能交通是未來汽車發展的終極目標,目前汽車之間的跟蹤和安全提示系統已經逐步開始商業化,路況的及時更新調度以及無人駕駛狀態下的自動找車位泊車等功能都是智能交通可見的發展趨勢。整體而言,中國智能交通企業在國外市場影響力、品牌認知度非常弱。特別是系統集成類的項目競爭中,幾無競爭力;赝2013年的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可謂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市場狀況更是喜憂參半。
2013年第一季度,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9.4%,預計到2015年,我國領域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智能交通市場正在不斷擴容,為各類IT軟硬件提供商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各大汽車生產廠家也躍躍欲試,智能交通的蓬勃發展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智慧城市的藍圖。
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坐在無人駕駛汽車的汽車中,駕駛者無需手誤方向盤,汽車就能以時速60千米行駛在車流擁擠的美國山景城街道上。需要告訴你的是這并不是一種想象,谷歌的Self-Driving-Car的道路測試總里程已經超過了50萬英里,從前只有再科幻片里的場景如今已經變為事實,美國已經有部分地方政府允許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這無疑給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者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如果主控系統檢測到故障或者車輛處于比較陌生的環境,無法判斷該做出何種反應,汽車會提醒駕駛員進行手動操作。所以目前Self-Driving-Car的主副駕駛位都需要坐人,讓習慣駕駛操作位無需做任何事往往讓體驗者“無所適從”。谷歌計劃在5年內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推廣,無人駕駛離普通消費者越來越近。90%以上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疲勞駕駛、酒后駕車以及人的反應速度等因素造成每年大量的交通事故,克服人這樣一個主觀因素讓無人駕駛汽車有了廣闊的市場,從此以后即便你不會開車或許也能夠在路上感受駕車的樂趣。
2013年我們在無人駕駛的領域似乎看到了曙光,然后這僅僅是谷歌這個IT界的大佬唱的獨角戲,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眾多的IT廠商都將目光聚焦于娛樂交互系統上,同時推著汽車公司往前走;然后汽車公司這幾年一直把心思放在智能駕駛安全輔助技術上,即使技術市場過剩也樂于此道。
2013年該領域最新的課題是“疲勞駕駛預警系統”。高速公路上發生的車禍大部分是由于駕駛員長時間的疲勞駕駛造成的,現在幾乎所有的主流車企都已經普及攝像頭、中距雷達、長距離雷達等組成的駕駛預警輔助功能。
本田公司也開發了自動剎車系統和危機變道系統,但只把自動剎車系統應用到了新一代雅閣上,當行車路線上的障礙物被檢測到時,系統會根據不同的距離,對危險程度進行評估,做出聲音預警、安全帶震動提醒和強制剎車三個自動措施。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恐怕這一套系統要讓駕駛員抓狂了,北京的早高峰如果你駕駛的汽車上安裝這樣一套系統那么你就一步也別想走了,所以在考慮安全的同時也要結合各國的現狀,中國的智能交通在世界上恐怕也是一個難題。
伴隨城市業對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解決交通擁擠、確保運輸安全、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產生的積極影響,各級政府部門對其越來越重視,同時不斷出臺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隨著國家“十二五“交通規劃的出臺,中國城市智能交通行業投資額預計將繼續快速增長。我國智能交通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2014年智能交通行業基礎建設基本成型,注重應用成為發展主方向,投資增長率將接近30%,預計應用投資規模超過500億元,全國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水平將顯著提高。
從行業規模來看,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尚不足400億,而美國行業的收入已達到1118億美元,我們的近鄰日本的智能交通行業的市場份額也達到了377億美元,是我國的6倍。而從智能交通的發展特征來看,我國以硬件投入為主,占投入總金額的80%以上,而歐美發達國家的智能交通投入主要集中于軟件與服務方面,因此我們在軟件方面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日益嚴峻的交通狀況讓智能交通的發展越來越緊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