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旅游——與移動終端的結合时间:2014-01-03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江蘇省鎮江市于2010年在全國率先創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開展“智慧旅游”項目建設,開辟“感知鎮江、智慧旅游”新時空。“智慧旅游”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它是一種以物聯網、云計算、下一代通信網絡、高性能信息處理、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在旅游體驗、產業發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應用,使旅游物理資源和信息資源得到高度系統化整合和深度開發激活,并服務于公眾、企業、政府等的面向未來的全新的旅游形態。它以融合的通信與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游客互動體驗為中心,以一體化的行業信息管理為保障,以激勵產業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為特色。 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智慧旅游主要包括導航、導游、導覽和導購(簡稱“四導”)四個基本功能。 導航功能:智慧旅游將導航和互聯網整合在一個界面上,地圖來源于互聯網,而不是存儲在終端上,無須經常對地圖進行更新。當GPS確定位置后,最新信息將通過互聯網主動地彈出,如交通擁堵狀況、交通管制、交通事故、限行、停車場及車位狀況等等,并可查找其他相關信息。 導游功能:在確定了位置的同時,在網頁上和地圖上會主動顯示周邊的旅游信息,包括景點、酒店、餐館、娛樂、車站、活動(地點)、朋友/旅游團友等等的位置和大概信息,如景點的級別、主要描述等等,酒店的星級、價格范圍、剩余房間數等等,活動(演唱會、體育運動、電影)的地點、時間、價格范圍等等,餐館的口味、人均消費水平等等。 導覽功能:智慧旅游還支持在非導航狀態下查找任意位置的周邊信息,拖動地圖即可在地圖上看到這些信息。周邊的范圍大小可以隨地圖窗口的大小自動調節,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如景點、某個朋友的位置)規劃行走路線。 導購功能:點擊(觸摸)感興趣的對象(景點、酒店、餐館、娛樂、車站、活動等等),可以獲得關于興趣點的位置、文字、圖片、視頻、使用者的評價等等信息,深入了解興趣點的詳細情況,供旅游者決定是否需要它。經過全面而深入的在線了解和分析,已經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那么可以直接在線預訂(客房/票務)。只需在網頁上自己感興趣的對象旁點擊“預訂”按紐,即可進入預訂模塊,預訂不同檔次和數量的該對象。 二、智能移動終端對智慧旅游的推動作用 簡單的說,智慧旅游就是游客與網絡實時互動,讓游程安排進入觸摸時代。云計算、物聯網、泛在網、移動通信和移動互聯網是智慧旅游的必要條件,而這些條件已經具備,智慧旅游已經處于建設階段。 2009年,3G正式進入人們的生活。3G的推出,極大地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使人們隨時隨地可以上網,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其上行和下行速度媲美桌面電腦,也推動了上網本、智能手機和平板的銷量。我國將很快推出4G,使得移動互聯網的速度是3G的幾十倍,甚至在高速運動中也能上網。屆時,覆蓋范圍更廣、運行速度更快的移動通信網絡將徹底實現隨時隨地上網。人們只需要一個小型的上網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就可以隨時隨地隨心地獲取和使用旅游信息。目前已經有一些旅游電子商務網站開始推出手機版網站。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發展為智慧旅游提供了強勁硬件支撐,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促進了智能移動終端蓬勃發展。其中,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將是現階段的主力軍。 智能手機除了具有手機的功能,也具有電腦的許多功能,如上網、處理電子郵件、看書、交友、玩游戲等等;還具有電腦所不具備的功能,如拍照、GPS導航等等。強大的功能使智能手機得到人們的熱捧。我國智能手機的占有率已達到10%,而美國、日本等國則更高。世界上許多手機生產商都將智能手機作為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電腦也在往超便攜方向發展,2010年初蘋果推出ipad平板電腦大熱以后,世界各地掀起了平板電腦熱,各電腦制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平板電腦。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超便攜性,為智慧旅游提供了硬件支撐,使移動互聯網有了使用的載體。當4G時代到來的時候,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及未知的超便攜終端,其普及程度將非常高,屆時,智慧旅游也將隨之普及。 三、智能終端設備與智慧旅游的結合現狀和不足 (一)智能終端設備與智慧旅游的結合目前的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也開始啟動了智慧旅游創建工作,國家旅游局部署了“智慧旅游城市”的試點工作,確定了江蘇鎮江為“國家智慧旅游服務中心”。從2010年始,南京、蘇州、揚州、溫州、北京相繼制訂了建設“智慧旅游城市”的發展戰略,至今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上海市面向旅游者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機終端的“智能導游”,涵蓋導游、導航、導覽等服務,北京市采用基于二維碼(AIM)的物聯網技術,向旅游者提供一種線上、線下融合的“景區電子門票”服務等。 智慧旅游的四大應用對象為:以政府為代表的旅游公共管理與服務部門、旅游者、旅游企業以及目的地居民。與傳統旅游信息技術應用面向政府、企業與旅游者三大主體不同,智慧旅游將目的地居民納入應用對象,即智慧旅游在智慧城市外延下,不僅能夠為旅游者提供服務,還能夠使旅游管理、服務與目的地的整體發展相融合,使旅游者與目的地居民和諧相處。 智慧旅游面向這四大應用主體構建應用系統,既需要滿足應用主體自身的需求,也需要滿足應用主體之間的交互需求。例如,對于旅游者,智慧旅游既面向旅游者自身(T)及旅游者之間(T2T)的需求,又面向旅游者與政府之間(T2G)、旅游者與企業之間(T2B)以及旅游者與目的地居民之間(T2R)的交互需求。 (二)智能終端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1.安全及支付 安全性是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與傳統的旅游電子商務模式相比,移動旅游電子商務面臨比傳統旅游電子商務更多的風險,尤其表現為經濟風險、產品風險、信息風險。總而言之,移動旅游電子商務的安全性更加脆弱,如何保護用戶的合法信息(賬戶、密碼、位置信息、語音等)不被第三方截獲、如何確認用戶的合法身份、如何防止用戶否認已經發生的商務行為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除此之外。電子支付系統、商品配送系統、是否能夠在付款后如期得到與承諾相符的產品和服務等問題也有待解決。 2.手機病毒 隨著iPhone、HTC、諾基亞等一系列移動終端的推廣,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也日益普及,與此同時,手機病毒日益泛濫,嚴重影響了用戶的正常使用。據中國科學院2010年的調研報告《智能手機用戶對手機安全威脅的感知與應對行為》顯示:當前69%的手機用戶正面臨移動安全威脅,另外消費者在對手機病毒和手機安全的認識和理解上也存在誤區。這些都已成為制約移動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智慧旅游的發展對策 智慧旅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投資多,項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設周期長,必須在考慮地方現實經濟基礎上,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旅游智能化水平。 (一)建設智慧的旅游基礎設施 智慧旅游包括公共服務平臺、應用層、基礎設施三個層次。基礎設施則包括基礎硬件、軟件、數據庫等,以及在此基礎上搭建起來存儲有各類旅游信息的數據中心,有專門的機構負責進行數據的維護和更新。搞好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抓好大項目引進,通過互聯網、現代通信網和物聯網把信息基礎設施與社會基礎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連接起來,建設成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礎設施。 (二)大力發展智慧旅游相關產業 發展與物聯網、云計算相關聯的產業,尤其是在傳感器、芯片等核心技術層面,努力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同時,要實現旅游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協調高效運作,必須加快旅游上下游產業鏈的智慧化,實現和諧運作,以達成“智慧旅游”系統運行的最佳狀態。 (三)加快旅游信息化的融合發展 智慧旅游以在線服務為基本特征,通過旅游信息的收集、傳輸與處理,滿足旅游者方便快速地掌控旅游所需的各方面信息要求。因此,努力實現移動網、互聯網、廣電網的聯合,手機、電視、電腦屏幕的融合以及電子消費品、通信產品、計算機產品的三項融合迫在眉睫。 (四)充分整合旅游資源, 激勵創新應用 整合各種旅游資源,采用最新的物聯網、互聯網技術,逐步實現旅游景區、酒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參與者的物聯網與互聯網系統的完全連接和融合。鼓勵政府、旅游企業和旅游者在智慧的旅游服務基礎設施之上進行科技、業務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應用,為“智慧旅游”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五)面向公眾, 動員社會參與 智慧旅游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社會發展工程,取得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合作是成功的關鍵。提高全社會對于智慧旅游的認識,激發人們對于智慧旅游應用的興趣,促進政府與社會合作,最終為旅游者創造更好地旅游體驗。旅游主管部門要廣泛吸收社會各界的建議,從公眾的利益出發,使“智慧旅游”得到人們的贊許,形成政府與企業、公眾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