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聽2022年兩會中的文旅之聲看全國兩會,關注兩會文旅聲音。鄉村旅游、康養旅游、文旅振興、冰雪旅游、智慧旅游、旅游新基建、演藝旅游、數字經濟、元宇宙……這份來自代表和委員們持續積極為文旅行業的振興及創新發展助力的聲音,我們從各個領域詳細分析。 鄉村旅游 全國政協常委、寶龍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健康建議,鼓勵房地產行業參與鄉村振興,實現房地產轉型與鄉村振興雙贏發展。立足新型農村社區化建設,鼓勵房地產企業參與集農村、文旅、康養等多產業的“農村田園綜合體”建設。以土地利用規劃為基礎,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鼓勵房地產企業探索聯建聯營示范村項目、多村共創中心村項目等集約式發展試點。鼓勵房地產行業利用鄉村閑置資源投資、建設、運營民宿,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住宿設施。鼓勵大型房企積極參與融合產業和旅游的特色小鎮項目等。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修松建議,要保護并活化利用好不同風貌的傳統村落及鄉土文物、非遺、民俗、紅色文化及名人資源,創新發展多種形式的鄉村旅游。李修松還建議運用文化創意結合科技手段,將鄉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轉化成高水平、強吸引力的旅游項目或場景。此外,可以運用科技手段,讓游人(特別是孩子)穿越到諸如古遺址、古戰場、古代傳說等所反映的歷史情境之中歷險獵奇,用VR、AR等技術開展沉浸式旅游,讓一處又一處紅色景點活態復現當年血與火的斗爭,讓游人身入其境感動受教。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三明市常口聯村黨委書記張林順建議,要進一步釋放“好山好水好空氣”的生態優勢,推動紅色游、研學游、健康游、鄉村游等多業態融合。培育一批康養基地,積極開發特色課程,提供養生膳食,豐富療休養產品,推進與一線城市合作,做大文旅康養集團,提供文旅康養優質服務。鄉村要振興,人才必不可少。他建議通過政策制定和平臺搭建,吸引人才返鄉,投身家鄉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等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文旅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康養旅游 全國人大代表、卓爾控股董事長閻志在《關于全面提升國家公園全民公益性的建議》中建議,堅持“小步慢走”和“無悔原則”,持續貫徹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準入機制和嚴格科學論證的管理模式。提升以社區為基礎的國家公園生態產品供給,促進國家公園所在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推動國家公園社區生計綠色轉型、發展發揮國家公園優勢的綠色新興產業。 與傳統旅游形態相比,康養旅游具有留客時間長、旅游節奏慢、消費能力強、重游率高、強身健體等特點,是傳統旅游產業的升級版。尤其是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康養旅游相比觀光旅游有著明顯的優勢。 人大代表朱虹建議國家相關部委繼續開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的評選工作,適時批準新余仙女湖、大余丫山、銅鼓湯里等地設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加大對江西發展中醫藥、森林、避暑、文化、溫泉、運動等特色康養旅游業的指導力度,在規劃編制、項目安排、人才培養、用地保障、金融扶持等方面出臺具體措施,支持江西打造全國知名、國際一流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 文旅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無錫靈山集團名譽董事長、拈花灣文旅董事長吳國平建議,在疫情精準防控的基礎上,營造有利于中遠程旅游消費的市場環境,持續釋放鼓勵出行、鼓勵消費的市場預期,讓旅游企業多打糧食,有力促進旅游市場復蘇。同時,吳國平建議,就旅游業各細分領域的復蘇情況,分類施策、精準施策,按照《若干政策》精神,更有針對性地延續2020年的稅收、人力等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對旅游企業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建議政府對重點旅游企業提供資金成本較低的專項旅游債,鼓勵其找準市場定位、創新旅游產品、創新盈利模式,實現自身的轉型迭代。 全國人大代表、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司長騫芳莉建議,加強本地旅游休閑消費促進力度,指導各地廣泛結合各類節慶等,推介推廣地域旅游休閑品牌,開展“本地人游本地”等活動,豐富文旅消費券、市民卡、旅游一卡通、民宿卡等補貼手段,對居民的本地旅游休閑活動給予一定優惠。鼓勵電商平臺與地方、企業加強合作,豐富拓展更多旅游休閑娛樂產品和消費場景。推動旅游休閑服務資源數據聯通,加強全域景區之間的數據聯動,提升消費便利度。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細花提交《關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復興國際旅游的建議》,在出境旅游方面,黃細花建議,可選擇部分有資質有品質且疫情防控工作基礎好的旅行社,試點開展有組織的團隊出境旅游。同時,持續完善疫中旅游防護體系,確保“可防、可控、可預期、可追溯”。另在入境旅游方面,她指出,可遵循安全一處、開放一處原則,可選取舟山島、崇明島、海南島等海島優先作為國際旅游復興試點,賦予試點出入境旅游政策先行先試自主權,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出入境旅游復興的長效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龔永德建議對疫情期間部分酒店及旅游景點進行設施翻新的支出,允許其一次性計入企業當期成本費用,容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當年不足扣除形成的虧損,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冰雪旅游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楊安娣表示,乘冬奧之東風,開啟全面建設冰雪強國新征程,是后冬奧時代冰雪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2016年以來,吉林省探索出了“有為的政府推動、有效的市場力量、創新的產業路徑、協調的產業布局、開放的發展平臺”冰雪發展實踐模式。基于此,楊安娣建議: 一是堅持冰雪經濟思想引領。系統總結習近平總書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冰雪經濟思想理論,為全面推動冰雪強國建設奠定思想基礎、提供理論支撐。 二是強化冰雪強國戰略統籌。將建設冰雪強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編制中國冰雪中長期發展規劃,從全局性、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的視角科學布局冰雪經濟功能和發展時序,構建以東北長春—吉林、長白山—通化、哈爾濱—亞布力,華北北京—崇禮,西北新疆阿爾泰山脈“三北”五大目的地冰雪大區為主干的協同發展空間,為寒地區域特別是寒地邊疆地區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行動指導。 三是大力培育中國冰雪文化。把冰雪文化融入“冰雪絲路”建設中,從與“一帶一路”融合的戰略高度,舉辦國家級冰雪絲路開放合作論壇,建設國家級冰雪絲路博物館,構筑世界冰雪文化新高地,使冰雪文化成為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推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新載體新紐帶。 四是著力構建現代化冰雪經濟體系。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拉動同步發力,打造以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制造為核心,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貿等相關產業門類為支撐的全產業鏈體系,全面加快冰雪市場培育。 五是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組建國家冰雪發展工作協調推進機構,高位統籌全國冰雪經濟發展。在國家層面出臺冰雪經濟支持鼓勵政策,給予冰雪產業重大項目國家級財稅補貼,利用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優勢設立國家級冰雪裝備制造示范區,制定“冰雪絲路”建設指導意見,破解冰雪經濟發展中的資源和要素瓶頸。 全國人大代表、洋河股份酒體設計中心副主任李薇建議通過三個舉措助推動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一是堅持統籌規劃,夯實基礎配套設施,科學規劃布局冰雪運動場地。基礎設施的建造成本高昂、回報周期較長,建議出臺政策更好引導民間資本投入設施建設。二是構建學校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全方位增加中小學、大學及體育專業院校參與冰雪運動的機會,進一步普及冰雪運動。三是創新舉措助推冰雪產業發展。一方面,通過籌劃和舉辦與冰雪有關的大眾體育賽事,全方位提升群眾的冰雪運動參與度。另一方面,通過發放冰雪消費券和舉辦冰雪嘉年華等活動,營造全民冰雪的良好氛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名譽院長麥康森建議,結合“十四五”時期體育發展規劃的相關部署,從2023年開始,將每年2月設為“全民冰雪運動月”,增強冰雪運動的群眾普及程度。要建設高規格冬季運動學校,充分利用北京和張家口冬奧會場館資源,在培養和輸送高水平冬季運動人才的同時,實現冬奧會場館的賽后有效利用。 同時,要加強冬季運動項目的指導和推動,適時分設冰上運動管理中心和雪上運動管理中心,補充相關專業機構力量。要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產業,積極培育和著力發展冰雪健身休閑業、冰雪旅游業、冰雪競賽表演業、冰雪裝備制造業等,建設一批綜合性群眾性冰雪運動、旅游基地,發展一批群眾參與度高、市場空間大的項目,打造一批優秀冰雪運動俱樂部、示范場館和品牌賽事,帶動群眾性冰雪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形成“冰雪運動+產業”深度融合的產業布局。 智慧旅游 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提出,旅游主管部門可以擴大專項基金推動企業進行數字旅游項目、產品的開發,開展數字旅游景區建設。針對大部分傳統旅游企業存在的淡旺季用工數量不匹配的問題,朱鼎健認為可運用數字技術,打造全國性的線上旅游企業用工交流平臺,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靈活用工機制,將各旅游企業用工淡旺季、跨地域進行調配。此外,朱鼎健還呼吁搭建全國旅游行業誠信系統,打造以游客為中心的全國化全程可視化投訴體系,使投訴者可以一站式解決問題,讓更多的旅游企業加入誠信體系中,促進我國旅游產業良性互動。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少榮建議,相關部門繼續加大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深入推進數字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展旅游業場景大數據和旅游細分領域行業大數據,將景區、服務、交通等與旅游有關的資源進行數字化,通過數字化把獲得的數據集中到平臺,圍繞吃、住、行、游、購、娛,通過應用產品和服務,充分釋放數字價值,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旅游新基建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一級巡視員多央娜姆建議,創新旅游新基建,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 多央娜姆建議,將旅游新基建納入國家新基建的頂層設計。一是將旅游新基建納入國家新基建實施計劃。把旅游新基建作為國家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做好頂層設計,督促各地特別是具備5A級旅游景區等的地區和城市,將旅游新基建納入本地新基建行動計劃并優先實施。 二是將新基建規劃建設與世界級旅游景區打造深度融合。將5G基站、城際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的規劃建設與景區建設銜接,在項目規劃選址、資金投入等方面優先考慮景區的發展需要。 三是科學明晰世界級旅游景區必備的旅游新基建建設內容。組織相關研究機構和行業專家,結合世界級旅游景區的內涵與外延,對世界級旅游景區必備的旅游新基建建設內容進行深入研究。 多央娜姆建議,創新打造旅游新基建在世界級旅游景區中的應用場景。一是鼓勵新技術在景區中的應用創新。鼓勵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及5G、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在旅游景區內的應用普及,增強旅游景區產品的體驗性和互動性,全面提升世界級旅游景區魅力。 二是鼓勵發展新的旅游景區資源保護與開發應用技術。重點推進景區資源普查、資源安全防護、文物和文化資源數字化展示、創意產品開發、景區安全風險防范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進物聯網感知設施建設,加強對景區重要旅游資源、重點設施設備的實時監測與管理。 三是引導旅游景區新技術新裝備應用。重點推進高品質旅游景區夜間旅游裝備、景區旅居車及營地、可移動旅居設備、游樂游藝設施設備、冰雪裝備、郵輪游艇、低空旅游裝備、智能旅游裝備、旅游景區客運索道等裝備的自主創新及高端制造。 多央娜姆還提出,應持續完善新基建與景區高效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環境。一是形成長效工作機制。成立多部門和行業專家共同組成的“旅游新基建發展指導委員會”,統籌指導全國旅游新基建的發展建設。 二是形成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鼓勵景區等涉旅企業積極與新基建相關牽頭部門對接,力爭得到項目規劃、政策制定和項目落地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同時,引導景區等涉旅游企業根據自身實際及早布局謀劃,充分享受和利用旅游新基建帶來的發展紅利。 三是成立“國家旅游新基建建設基金”,加大對革命老區和民族地區的景區,特別是具備成為世界級旅游景區潛力景區的旅游新基建投融資力度,拓展景區的新基建資金渠道,推動其他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 演藝旅游 全國政協委員安庭建議擴大文旅內需,推動“演藝新空間”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環境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文化和旅游業發展面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前景廣闊、長期向好的特點沒有變,支撐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和條件持續向好,以‘演藝新空間’新型經濟業態為代表的文旅深度融合聯動體系,將為推動我國文化和旅游消費增長提供重要抓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董事長安庭建議,擴大文旅內需,推動“演藝新空間”發展。 據了解,“演藝新空間”是區別于劇院、音樂廳等傳統演出場館的“非標劇場”,是融入商業綜合體、辦公樓、酒店、實體書店等的演出表演場地。安庭表示,“演藝新空間”新業態可以帶動文旅內需,拉動周邊經濟鏈條,高效助力“穩增長”,還可以充分整合、盤活閑置或低效的公共空間資源(主要指商用空間資源),在文化創新的基礎上實現高效集約經營。 安庭建議,盡快研討出臺關于“演藝新空間”的國家行業標準與指導意見。盡早出臺促進“演藝新空間”發展的支持政策,立足于新業態發展的若干新特點,打通部門審批、監管環節上的壁壘,形成一站式審批、一體化管理。由文化和旅游部牽頭,構建有效的跨界協調機制,高效組織協調實施相應的政策、標準與制度,保障“演藝新空間”業態的長期穩定發展。通過產業扶持、市場環境打造、演藝教育發展、版權保護、法律和政策機制完善等,暢通演藝產業創意、生產、傳播和消費的產業鏈條,構建演藝產業創新驅動的協同機制與良好生態。鼓勵“演藝新空間”所在城市使用政策資金進行引導扶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演藝新空間”的內容創作生產和運營管理。支持城市充分利用工業遺址、老舊廠房、商場、寫字樓等,為演出企業提供更多的創作空間和演出空間。引導和支持建設“藝術商圈”,引導大型商業購物中心、主題酒店、體育場館等充分發揮演藝消費的溢出效應。發揮科技賦能作用,促進信息網絡技術、AR/VR/MR、人工智能技術、元宇宙生態理念在“演藝新空間”內容創作領域的應用,提升數字化創作、傳播和營銷能力。此外,適時研究推動將“劇本殺”“密室逃脫”等零散業態納入“演藝新空間”的行業標準與管理規范適用范圍,推進新型業態健康發展。 數字經濟 元宇宙、NFT、虛擬現實、直播帶貨等數字經濟新形式、新技術不斷加碼,問題與機遇共生,數字經濟與數字安全互為海浪與航船。 全國政協委員、360創始人周鴻祎建議,應將網絡安全升級為數字安全,打造覆蓋所有數字化場景的數字安全防范應急體系,包括應對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以及云安全、數據安全、供應鏈安全等挑戰。同時,建議國家把數字安全納入新基建,全國各地在數字化建設之初便應將安全考慮在內,保持互聯互通,調集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數字安全體系建設,真正提升國家的數字安全能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推進,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與此同時,網絡監管難度逐步增大,互聯網的開放性、國內互聯網實名制的局限性以及實名制技術的壁壘都在一定程度使得網絡犯罪活動有機可乘。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網絡社交等平臺成為網絡犯罪的高發地。對此,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霍濤建議建立健全國家統一互聯網實名制認證平臺。 元宇宙 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表示,元宇宙作為新興事物,目前沒有標準成熟的案例可循,他建議,從頂層出發,由政府主導打造“元宇宙中國”數字經濟體,引導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緊密聯系,形成虛實融合、沉浸交互的新型社會關系平臺。 “該平臺既可以搶占元宇宙世界的國家名片、主導輿論提高國家影響力、推動公共服務數字化,又可以引導線下疫情受損的旅游、商貿、文化等產業線上化,還能在此基礎上推動法定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等新技術的規范應用,意義重大。”劉偉說。 具體執行層面,他建議,可選擇代表性城市先行試點,例如打造“元宇宙上海”“元宇宙廣州”等,在“元宇宙城市”中率先打造“元宇宙政務服務中心”“元宇宙外灘”“元宇宙桂林山水”等具有標志性的示范場景,在場景中提供部分示范公共服務、城市文化、城市旅游的虛擬數字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