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工作重點:有序推進城市更新,發展智慧城市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重、挑戰多,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2022年政府工作的九個重點,包括宏觀經濟、企業紓困、深化改革、科技創新、擴大內需、鄉村振興、對外開放、生態環境、民生等,其中有序推進城市更新,發展智慧城市帶動整個科技涉及多個重要產業的發展,為城市更新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城市更新 報告原文—— 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加強市政設施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開展老舊建筑和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 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加強市政設施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開展老舊建筑和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城市群、都市圈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嚴控撤縣建市設區。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費能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加大社區養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在規劃、用地、用房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發展農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著力適應群眾需求、增強消費意愿。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澇設施,繼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400億元。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加大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對國家重大項目要實行能耗單列。要優化投資結構,破解投資難題,切實把投資關鍵作用發揮出來。 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促進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協調發展,支持產業梯度轉移和區域合作。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加快發展。發展海洋經濟。經濟大省要充分發揮優勢,增強對全國發展的帶動作用。經濟困難地區要用好國家支持政策,挖掘自身潛力,努力促進經濟恢復發展。 智慧城市 報告原文—— 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 近年來,為推動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健康有序發展,各部門、各地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和戰略部署優化發展環境。一是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智慧城市建設發表重要講話,做出重要指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建設智慧城市,國家層面此前已陸續發布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指導智慧城市建設。 二是地方層面積極推進。所有副省級以上城市、超過89%的地級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設智慧城市。 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數量多、發展潛力大、創新實踐多,并在服務效果、治理模式、數據資源、數字科技、建管模式等方面發生轉變;未來,在強化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完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推進公共服務公平普惠、深化城市數據融合應用、優化新型智慧城市生態等方面將進一步優化和改進。 5G 報告原文—— 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 5G是國家在通信上實現趕超的關鍵技術,是大國崛起的重要戰略高地。目前全球各個國家都在大力布局5G相關技術,希望在5G標準上擁有更強的話語權,以實現在5G上的領先地位。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國家高層多次發文要強力推動5G新基建發展,而且要以5G發展作為托底經濟的核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5G規模化應用,這也是信息通信行業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今年來國家大力推進的“東數西算”工程也有利于5G的發展。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了約142.5萬個5G基站,總量占到全球60%以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網。到2025年,5G基站累計數有望達到500萬個。 |